电气工程学院围绕成都市产业“建圈强链”战略,充分发挥学校“工贸一技师”融通发展优势,着力培养工业互联网、工业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学院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“逐电追梦”党建品牌效应,与成都卷烟厂制丝车间党总支共同构建创建“一核三翼”校企联合党建工作体系,2项典型案例通过成都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验收,先后获评成都市“蓉城先锋”示范基层党组织、成都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、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。

学院坚持质量立院,契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,高质量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群,建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、教育部第二批 “1+X”证书试点专业、全国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、“四川省示范(特色)专业”、四川省“三名工程”名专业、名基地、成都市 重点专业、成都市首批局校共建试点专业,拥有机电一体化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、四川省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国家级、省级基地7个。

学院坚持创新发展,推动产教深度融合,参与建设了国家级西门子数字化创新共同体,成功申报成都市“成都工贸智能装备制造中试研发服务平台”、成都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,成都市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—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,建成成都工匠学院工业控制技术工匠分院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。
学院坚持人才兴院,建设有高水平师资团队。专任教师方面,中青年教师占比93%,双师型教师占比80%以上,高级职称占比37.2%,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41.9%,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占比79.1%,拥有四川省优秀教师、成都市优秀教师、成都市学科带头人、市级技能大师、四川工匠、成都工匠、郫都工匠,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市级师德标兵、市级优秀辅导员等人才18人,建有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,成都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,校级博士工作室1个,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1个;兼职教师方面,学院聘有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卷烟厂、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、西华大学等单位高水平高技能企业导师、高校教师16人,其中包括成都市首批产业教授(导师)2人。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,近三年,学生荣获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39项、省级奖项46项,市级奖项10项,荣获创新创业就业类大赛国家级奖项10余项、省级奖项80余项,1名学生被授予“全国青年岗位能手”,5名学生被授予“成都市技术能手”。大力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2019年至2023年,连续 4年荣获成都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,“核心筑梦”宣讲团等5支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志愿服务队。